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首诊挂谁的号?|精神科门诊日常对话(一):就诊前 周二直播内容重制版
大家好,这篇文章是症状网络B站直播系列:《精神科门诊日常主题佛系对话(一):就诊前的故事线》文字访谈重制版,以下内容是直播前和直播后我与Circle围绕着本次主题展开的的对话,整理这些文字的目的是为了向大家呈现即兴发言之外,其中更加有记录价值的严肃讨论部分。
为了追求全面,我认为在讨论精神科门诊日常的时候就不得不把整个故事分为三个大方面。它们分别是:就诊前,面诊中,就诊后。
这样的分类是建立在每个患者和家属在精神科门诊就诊这个活动上所必经的三个大步骤,通过使用这个分类路径进行这场对话,我希望能够给观众和读者带来更全面的了解和思考,无论是关于其他病友就诊看病的心路历程和现实体验,还是医生行医执业过程中与患者家属互动,更是涉及到一些常见的精神科诊疗常识。
今天的探讨我们会从故事的第一部分开始,具体的对话方式将会是,我作为患者分享自己的经历感悟,以及在与其他病友和家属沟通了解到的其他案例(经过转述,会有偏颇,仅供了解)接着Circle对我的分享进行点评,分享专业视角和立场之下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解读,延伸出一些Ta在临床上的感悟,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胡:我是一名双相患者,在我确诊前,和大部分患者一样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挣扎和自我怀疑。对我个人来说,这段时间是我患病以来最难熬的。因为一边要仅凭自身的努力克制病情发作,艰难维持日常生活,另一边对自己的情况束手无策,完全不知如何寻求帮助,而家人和我一样,和大部分人一样,由于缺乏对疾病最基本的了解,不会也不想做什么,都是干着急。
在我了解到的一些案例里,由于自身知识缺乏或是沟通方式粗暴,缺乏共情和理解的情况,只能说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虽然我自己在了解过一些亲历者的故事,从一些公益团体的活动中受益,认识到很多关于疾病的科学信息之后,逐渐获得了了向专业力量求助的意识和能力,但是每次让我回忆这些都是很痛苦的,更何况是想象到现实中仍然有许多人正在经历这些。
所以我有两个问提:
医生对我们未确诊的患者群体这样的处境了解多少?
请问你对我们这些处在痛苦与迷茫的病家想说什么?
Circle:首先我对你的经历表示同情,也为你现在稳定治疗的状态感到欣慰,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像你一样在获得专业帮助最终走出困境,也想看到精神公益能帮到越来越多的人。
接下来正式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方面,我认为毫无疑问,一线临床医生是对深受病情发作困扰的未确诊群体有所了解的。主要还是来源于面诊过程中的病史采集等必要步骤中的沟通。同时在住院部的长期互动也会帮助医生更为全面的收集信息。但同时,无论是在门诊还是在住院部,病人很多,人手不够,资源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医生大部分精力还是主要用于发挥专业特长,以较高的效率对尽可能多的患者进行诊治,这才是重点,所以有时候会出现一种医生不够人性化,没有人文关怀的指控。但我相信,每一个尽职尽责的医生永远会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尽全力诊治。
第二方面,我想通过讲述一下我观察到的情况,并加以分析,来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从我在门诊和住院部跟患者和家属沟通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在患病早期,是很难接受自己精神心理健康出现了异常这一事实。
例如在出现比较明显的抑郁发作时,明明身心已经处在了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功能受损时,结合抑郁发作往往也伴有社会心理因素这一特点,选择从自己的生活方式里自行寻找解释。
比如较为常见的就是在抑郁患者中“心情不好“只是因为最近工作学习压力大,等过这段时间就好了;持续性的失眠只是因为手机玩太多了;食欲下降是好事,方便减肥了;对很多事物失去了兴趣是因为终于玩够了,该收收心了;开始想回避社交也正常,那些朋友也挺没意思的。这些同样可能出自患者身边人或是家属口中,并且往往会包裹在关心,开导的糖衣炮弹之中,打向当事人。
许多抑郁焦虑的患者,尽管已经出现很明显的抑郁发作,也会从各式各样的角度试着说服自己“我还没有那么严重”。例如抑郁沉重暮轻的特点,许多抑郁的患者早上特别难受,但是到了下午、晚上感觉稍微还行,就会想着是不是还能挺一挺。或是还能坚持做一点事,就觉得还没有严重到要去看病的地步。
而在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个体身上,早期会出现让当事人工作学习效率增加,能力提高,整个人仿佛是晴空万里一般。当事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异常,并且痴迷于这种感受和状态。若被周围的人或家属发现,劝其就医就会遭到强烈的抵抗。非常棘手。
小胡,你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胡:哈哈,听你这么说,的确有一种中枪的感觉。我更加认识到在这种不断麻醉自己的过程中,收获了一种安全感,仿佛事情还没有失控,仿佛现在的处境和困难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调整就能走出来的。现在看来实在是太天真,而且拖延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我跟家人之间的沟通也并不顺利,他们很难能共情到我的状态,因此无法给予帮助。
Circle:嗯嗯,其实你提到患者家属的态度和做法也很典型。其实从医生的角度来讲,接到的患者很多都是严重到一定程度才前来就诊。在青少年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因为症状发作无法继续课业,在学校待不下去了,父母才带孩子来到医院。在成年患者群体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前来首诊因为出现严重行为异常,惹事生非,不得不入院控制,也有不少是直接被Police送过来的。这其实也是精神科日常的一部分。
胡:这些我有所耳闻,但对完整的情况还是不太了解。
那我们把故事的进度条往后拖一拖。经历太多之后,下定决心去看病,接下来摆在患者和家属面前的三个最常见的问题,分别是医院,科室和医生的选择。
第一个问题是:应该去哪类医院就诊,综合性医院还是专科医院?如果是在稍微大一点的城市,省会级别的,通常会有几家比较知名的综合性医院设有精神科和心理科室,而同时也一定会有精神专科医院(包括定点的精神卫生中心)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呢?综合性医院会不会不够专业?精神卫生中心会不会不适合看抑郁焦虑这种轻度精神疾病?会不会总想让我住院?
Circle:嗯嗯,我首先想强调一点,综合性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还有就是精神科和心理科是有一些区别的,但具体到每一位患者身上,还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接下来我具体讲,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专科医院相较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在于科室分类更加明确(例如精神大科,心境障碍科,儿童精神科,心理咨询科等等)医生团队更加庞大,住院部床位数更多,同时配备有各种物理治疗的仪器。当然这只是一个规律,现实中还要看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实际规模,还有侧重的方向。
接着相应的,回应你刚刚提到的一点,精神专科医院的确在处理的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方面,准确的讲是他们的住院部,比起大部分综合性医院完全没有的封闭病区,所以遇到双相、精分或是有较强自伤自杀、伤人风险的抑郁患者,也会被建议去有封闭式病房的医院就诊。很多综合医院也有封闭式病房,但是整体来说,综合性医院的开放式病房更倾向于收治抑郁焦虑、失眠的中老年人。
这些主要是对比两种医院的治疗条件,如果是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之间选择,我还是建议先到精神科进行完整的评估,筛查常见精神疾病之后,根据获得的结果和医生的安排来决定是否进行心理咨询。以上大概就是,在选择医院的时候,大家有必要了解的常识。
胡:嗯嗯,我明白了,记笔记ing....
第二个问题是这样的:到达专科医院之后,我们会发现若干不同的科室供选择。例如:精神科,心境障碍科(例如北大六院的双相障碍科),心理咨询科(又名临床心理科,医学心理科),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中西医结合科,睡眠医学科。我们应当如何选择?
Circle:这个时候,我给出的建议主要是看当事人的年龄,成年人根据主诉挂号,如果医院分类不明确或不确定自己的情况,选择普通精神科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未成年人的话,在医院有儿童青少年科室条件下,应当选择这个。其它每个医院、每个科各有特色,不过基本的底子还是有的。
小胡:嗯嗯,我明白了,记笔记ing...
胡:第三个问题是这样的:最后一步,挂哪个医生的号?
高年资的医生医术就一定高吗?什么样的医生能给我充分的沟通时间,而不是两三分钟打发走人?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心境障碍科主任?这些职称名号到底意味着什么?和医生实际的水平有多大的关系?
Circle:嗯嗯,我相信这可能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这里,关于你刚才的问题,我只会回答和患者利益有关系的部分,其他内容我在周二现场直播已经回答,出于一些考虑不在访谈增强版中重复。
医生职称的评定是有一套规则的,主要综合工作年限、科研成果和行政职务等因素。现实的情况是,在很多大医院,无论是专家教授还是大小医生,挂号都很难挂得到,很多人经历过好不容易抢到号,去了结果就看了几分钟还被凶回来的经历,小胡你不是说过在“宇宙一附院”也体验过吗。这样的就诊环境令很多患者难以接受,谁不想要一个安全,私密的空间讲述那些难以启齿的情绪想法。
整体来说,如果在大医院首诊,建议挂挂号费比较高的特需号,尽量避免挂普通号,因为普通号往往一上午要看上百人,每个人大多只配药,所以来了之后可能出现人头攒动,没有一个单独的、私密的空间可以就诊。特需号通常有限号,大专家的特需号可能挂不到,但是一些较不知名的副主任医师的特需号通常还有剩,就能看比较久,首诊之后,后续要配药再去挂普通门诊。
能坐上大医院的特需门诊的专家至少都已经四十出头、看过几万患者了,这方面倒不用担心诊治水平有限的问题。如果追求更好的就诊体验、服务态度,特别害怕遇到严厉的、态度冷漠的医生的患者,可以去高端私立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例如外资医院和睦家、嘉会(海外背景、华侨或是港澳台的医生),或是忻奥,梅奥,思睿明等精神心理诊所(请一线教授专家坐诊),挂号费普遍大于1000rmb,但是就诊时的私密性、时常、服务态度见长。当然选择这些都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条件,并不一定是越贵越好。
胡:了解,关于看病找医生这事我自己也有一些经验。但是听完你讲这些,我意识到这些总结出来的规律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是带有一些认知偏差的。但我仍然觉得这样的讨论不应该停止,只是需要不断进步和改善,时不时有你这样的专业人士出场整顿秩序,良性引导就再好不过了。
好的,那今日的主题访谈到此结束。
再次说明,本内容是症状网络每周二B站直播系列:《精神科门诊日常第一期:就诊前的故事线》的同主题访谈重制版。在这期内容中,我们将佛系对话的讨论进行了改进,完善丰富了内容,同时使其更加贴合文字阅读习惯。只有小幅度的保护性删减,每次的删减内容只会在直播中保留。
欢迎大家同时收看每周二的B站直播。